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山東省中
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作出的部署,全面推
進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制定本計劃。
一、推進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
(一)發展現狀
1.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初具規模。目前,山東省教育科研計算機網主干網已連接了全省所有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部分高等
職業學校和部分教育城域網。全省17市140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了教育城域網;100%的高等院校、88%的普通高中、70%的
初中、34%的小學建成了校園網;三分之一以上的縣(市、區)所屬中小學實現了“班班通”。全省中小學現有學生用計算機
83.82萬臺,生機比13.8∶1;教師用計算機34.32萬臺,師機比2.2∶1。
2.教育信息資源日益豐富。通過采用引進、整合、研發、共建等多種形式的資源建設,全省已初步建成了具有山東特色的
數字教育資源庫,內容涉及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在各市、縣(市、區)和學校中形成了相當數量的具有地
方特色的數字教育資源。在高等教育領域,逐步形成了國家—省—學校共同建設、數量比較充足、學科門類覆蓋比較齊全的精
品課程體系,為廣大師生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開展教學和學習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促進了優秀教學成果的廣泛應用和共享
。
3.教師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成效顯著。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職業學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等普遍開展并形成了長效
機制。圍繞教育技術發展對教學的支持作用、課程單元層面的教學設計、綜合應用各種技術資源創設高效學習環境、信息技術
與課程的整合等開展的各類、各層次培訓,大大提升了我省教師隊伍信息技術素養,促進了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
合。
4.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圍繞大力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學研究信息化、教育教學信息化等
4個方面,建成了“山東基礎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山東省教師教育研修平臺”,初步實現了全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師資
培訓、教學管理、學校管理、學生信息管理的網絡化。在高等教育領域,初步建立了“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評估與質量保障信
息化平臺”“山東省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評估信息系統平臺”和“基于互聯網的高等教育信息管理及決策支持系統”。
(二)薄弱環節
1.對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認識有待提高和深化。教育觀念陳舊仍然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制約。各級各類學校盡管不同程
度地運用了信息技術,開設了相關課程,但許多學校的教學水平仍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網絡學習空間建設亟待加強。推
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政策環境和體制機制尚未形成,教育信息化體系缺乏統籌規劃和總體設計,亟需整合提升。
2.基礎設施條件不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需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與應用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帶
寬偏低、訪問速度慢、網絡設備更新滯后、網絡與信息安全存在漏洞等問題普遍存在。同時,地區之間、學校之間、農村與城
市學校之間差距較大。
3.教育資源建設和共建共享有待加強。數字化教育資源在不斷豐富的同時,存在優質資源匱乏、分布不均、重復配置、標
準化程度低、整合與共享難度大等問題。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為指導,全面落實《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
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和《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總體部署,
堅持“面向未來、育人為本,應用驅動、共建共享,統籌規劃、分類推進,深度融合、引領創新”的工作方針。以教育理念創
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以體制機制和隊伍建設為保障
,大力提升我省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為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和建設人力資源強省作出貢獻
。
三、總體目標
到2015年,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全部實現寬帶聯網,基本建成網絡條件下教學與學習環境;形成豐富的各級各類優質數字教
育資源,并將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送到每一個班級,實現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普遍使用;使所有教師、初中以上學生基本實現
每人擁有一個實名的網絡學習空間,真正把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的融合落實到每個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中。
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山東省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山東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形成全省教育基礎數據庫
。
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基本實現
所有地區和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的全覆蓋,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的水平顯著提升,全面
實現教育現代化。
四、主要任務(2012—2015年)
(一)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環境育人水平
建設、完善基礎教育管理、教學、課程資源信息化平臺,以省、市為主體,以縣教育數據中心為輔助充分整合現有資源,
建設我省基礎教育資源云;完善基礎教育城域網建設,以省、市、縣(市、區)為接點,以縣為單位,融合先進的網絡技術,
推動100M連到每所中小學校,形成寬帶、無線全覆蓋的網絡環境;大力推進數字校園建設,推進縣為單位數字校園數據支撐中
心建設,實現多媒體教學“班班通”、管理服務一卡通、網絡學習環境“人人通”的數字校園環境。把信息化建設與學校布局
調整、薄弱學校改造等工作統籌安排,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特別是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縮小城鄉教育數字
化差距。推進教學研究信息化,開發建設網絡教學研究、跟進式教學指導、教師備課系統、名師名校課堂等課程資源。加快省
、市、縣(市、區)、校教育資源互聯互通共享進程,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制訂資源審查與評價指標體系,采用
政府引導性投入,支持資源的開發和應用推廣,制定政府購買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與服務的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
參與開發數字教育資源、提供資源服務。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著力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增強
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校信息化環境下育人水平。
(二)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
積極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工程。所有中等職業學校按國家有關規范建成數字校園,計算機數量達到學生7人1臺
、教師每人1臺。以校園門戶平臺和校園數據中心平臺為基礎,建立具有學校管理、生活服務、教學資源、學生管理、行政管
理、財務管理、校企合作、招生就業等多功能的校園網。做到100M寬帶網絡接入、無線網絡校內全覆蓋,多媒體“班班通”,
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學水平。扶持100所中等職業學校作為省級信息化建設項目學校,部分學校進入國家信息化項目建設學
校。
實施職業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建設工程。結合國家職業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和中國職業教育數字化公共信息資源服務體系建
設,建立我省以省、市、縣(市、區)為接點的職業教育教學信息服務、技術服務和面向社會的職業技能培訓信息化資源網絡
平臺。開發職業學校教學軟件,充實教學信息資源,開設數字化仿真實習、實訓場景教室,探索職業教育部分專業課程網絡環
境下的教學新模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優化教育教學過程,提高實習實訓、項目教學、案例分析、職業競賽和技能鑒定
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術支撐教師研修、產教結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開展行業發展、人才需求、就業預警
和專業調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增強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三)推進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
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
,創新人才培養、科研組織和社會服務模式,推動文化傳承創新,促進高等教育質量全面提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設
開放的教學支持系統,搭建教學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全省高校,建立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相結合的文獻資源服務體系。加快全
省高校信息資源的建設和整合,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學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促進公眾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提高。
(四)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
加強山東省教師教育網建設,組織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遠程研修,使全省中小學教師共享優質資源,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
。建設以教師個人工作室為核心,基于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下的教師學習、研修、工作的網絡社區,為全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
提供高質量的平臺和資源服務。加強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絡聯盟建設,實現全省教師教育網絡的互聯互通和優質教師教育資源的
群建共享。加強山東省教師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實現教師資格定期認證與繼續教育學分管理一體化,實現繼續教育計劃
管理、過程管理、學分登記與認證網絡化,推進全省教師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持續開展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采取多種方法幫助教師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
質量。到2020年,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基本達到國家教育技術能力規定標準。
(五)推進繼續教育信息化建設,為構筑全民學習和終身教育體系提供重要支撐
構建全省繼續教育的數字化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和鏈接市、縣(市、區)、社區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開放教育發展,面向
社會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探索全省繼續教育數字化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模式和運營機制。發展高
等學校網絡教育,加快對成人高等教育專業和課程的數字化改造,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成人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創
新信息化教學與學習方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根據現代遠程教育發展和學習型社會建設需要,探索開放教育模式。整合社會
各類公共教育資源,建立社區教育網絡體系,推進社區教育信息網絡聯盟建設,豐富教育內容和學習形式,向社會各類學習者
提供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終身學習教育和家庭生活教育等學習資源。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和無處不在的教育。
加強繼續教育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推動全省繼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建設支持終身學習的繼續教育考試與評價
、質量監管體系和認證體系,整體提升全省繼續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推進教育網省級骨干網和教育信息數據中心建設,支撐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
充分利用我省電子政務外網資源,進一步完善我省教育網省級骨干網及網絡安全監控系統,實現各市教育城域網、高校校
園網之間的多鏈路高效互聯,構建覆蓋全省、安全可控的省級教育網絡,為各級各類教育管理和服務提供安全可靠的網絡支撐
環境。建設我省教育信息數據中心及信息安全保障體系,與我省教育網絡共同構成省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為基礎教育、職業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省級教育管理基本數據庫、教育管理應用、教育信息服務等提供安全可信的應用和服務支撐環境
。
五、重點項目
根據我省教育信息化發展目標,2015年以前,組織實施一批重點項目。
(一)山東省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山東省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包括山東省教育網省級骨干網、地市教育城域網、省級教育云平臺、教育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等
。
1.山東省教育網省級骨干網建設。充分利用我省電子政務外網資源,將市教育城域網、高校校園網多鏈路高效互聯,構成
山東省教育寬帶網絡,成為國家教育寬帶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支撐教育云構建和服務的網絡基礎平臺。山東省教育網骨
干網應普遍支持IPv6協議,與國家下一代互聯網CNGI及國際下一代互聯網實現互聯,并與現有IPv4互聯網實現互通,向下一代
互聯網平穩過渡。
2.山東省教育寬帶網市級教育城域網升級計劃。根據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的要求,結合山東省教育網省級骨干網建設
,制訂政策和標準,加快推進已建成的各市教育城域網的帶寬提升和技術升級。升級后的各市教育城域網應普遍支持IPv6協議
,與國家下一代互聯網和現有IPv4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
3.山東中小學校校園網提升工程。完善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校園網建設,推動100M連到每所中小學校,形成寬帶
、無線全覆蓋的網絡環境。重點建設完善中等職業學校、農村普通中小學寬帶網絡,國家有線基礎通信設施暫時達不到的農村
山區學校,要通過無線寬帶覆蓋學校。
4.山東省教育云平臺建設。在山東省教育寬帶網絡的支撐下,引入社會資金和運營商的網絡資源,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級各
類教育機構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全省、分布合理的基礎云環境,形成云基礎平臺、云資源平臺和云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的
層級架構。到2015年基本形成資源配置與服務的集約化發展模式,初步建成穩定可靠、先進適用的教育云服務系統,面向各級
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提供支持IPv4/IPv6的公共存儲、計算服務、安全認證及各種支撐工具等通用基礎服務,支撐優質資源共
建共享和管理信息化。
5.山東省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系統建設。加強山東省教育網省級骨干網、各市教育城域網、校園網及云平臺等基礎設
施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機制建設和技術措施落實,不斷提高對惡意攻擊、非法入侵等預防和應急響應能力,保證基礎設
施設備和信息系統穩定可靠運行。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有害信息傳播,探索建立安全綠色信息化環境的保障體系和
管理機制。
(二)“山東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支撐平臺”建設
實施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山東特色的以網絡資源為核心的教育資源與公共服務體系,
為學習者可享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務。
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管理公共服務模式,建立山東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和配套服務機制,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
級各類學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礎數據和管理決策支持,為社會公眾提供及時豐富的公共教育信息。
(三)教育管理及應用信息系統工程建設
1. “山東省基礎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和基礎教育資源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山東省基礎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在現有
平臺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完善平臺功能,滿足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管理,家長、社會參與,家校溝通等服務功能
。建設山東省基礎教育云資源平臺,通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采用云計算技術,進一步整合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絡研修平臺、
教師研究備課平臺資源,充分發揮各級教育部門資源中心和中小學,F有資源作用,為中小學教師和初高中學生人人享有網絡
學習空間提供支撐。
2.“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建立省、市、縣、學校4級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對
全省教育系統管理的中等職業學;巨k學條件、實驗實訓裝備、專業建設、師資隊伍等監控管理和服務,實現招生就業、校
企合作、訂單培養、集團化辦學、企業發展等信息的互通共享,推動課程改革和示范專業建設。通過各級管理信息平臺,整合
服務于職業教育的公共信息和教育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和學生學習,使每個中職教師、學生都擁有一個實名
的網絡學習空間,并向社會開放職業技能培訓教育模塊,服務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下崗職工培訓。
3.“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與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建設山東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平臺,滿足不同高校教師教
學和學生學習任務,實現對高校課程建設監督管理常態化。以全省高校學科專業數據庫系統為基礎,搭建全省高等教育評估基
礎數據共享平臺,建立高校教育評估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基于決策的數據挖掘信息系統。完善高等教育信息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加大對高校文獻保證的支持力度,配合CALIS三期建設,提高山東省高校文獻保障水平。
4.“山東省教師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以山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按照“統一認證機制,分段分級
管理”原則,建設山東省教師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中小學教師培養—入職—在職教育信息管理一體化,實現教師資格管
理、定期認證與繼續教育管理一體化,實現各級各類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一體化。
5.“山東省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對我省高等教育(含研究生)、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含學前教育)學生信息實行一
體化管理;實現對學生個體整個教育過程的持續跟蹤和記錄,對各教育層次學生成長發展信息及學籍學歷信息的監控、統計、
查詢、認定;省、市、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根據管理權限分配,共同管理學生學籍異動、專業異動和身份信息修改等工
作,實現“全省聯網,一人一號”,改進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為省情研究、政策制定和教育事業發展、改革提供基礎數
據。
6.“山東省繼續教育數字化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和“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搭建山東省繼續教育
數字化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繼續推進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專業和特色課程建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成人高等教育教學內容和
方法,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建立山東省社區教育信息網絡聯盟,推進數字化學習社區建設。開發整合各類優質教育資源,
形成面向社區和家庭,門類齊全,具有較高水平的繼續教育資源庫,滿足社會各類學習者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建設“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平臺”。完成對全省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各級辦學機構的基礎信息采集,實
現對教學過程的動態監控,并將教學過程相關信息向社會公開發布,保證成人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同時為各級管理部門的決策
提供數據支持。
7.“山東省高等學?蒲泄芾砥脚_”建設。通過整合全省高校的各種數據和科學研究信息資源,建立統一的科研管理平臺
,為全省高?茖W研究工作提供服務?茖W管理平臺包括科研資源管理、科研協作和學術交流、科研項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創新基地管理、科研統計管理、專家庫管理等子系統。實現從環境(實驗室、實驗設備等)、資源(文檔、圖片、視頻
等)到活動(交流、項目管理等)的全部數字化。
8.“山東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建設。建立教育廳端、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端一體化的分布式信息系統。教育廳中
心端實現信息統計、重點學科管理、學位授權管理、導師管理、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管理、學位授予質量監督管理等功能。研
究生培養單位端實現從招生注冊、培養過程、學位授予、導師遴選各個環節的日常網上管理。教育廳端和研究生培養單位端通
過數據接口實現數據交互的常態化,并為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以及社會各界提供數據信息服務。
9.“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綜合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及“標準化考點”建設。開發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試、高職
對口考試、自學考試等業務的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在考生報名、考試、填報志愿以及錄取過程中提升信息管理水平、提高服務
質量。2012年完成所有研究生考點的保密室和標準化考點建設,2013年完成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試、自學考試等國
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建設。實現各類教育考試都在標準化考點中進行。
(四)“數字校園”建設工程
在完成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基礎上,大力推進數字校園建設,研究制定《山東省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指導方案》,
指導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基于移動終端、3G技術、物聯網、云計算和下一代互聯網的數字校園建設!笆濉逼陂g省每年安排
專項資金選擇10個縣(市、區)、50所中小學,以縣為單位進行數字校園建設試點。以縣為單位建設義務教育學;蚱胀ǜ咧
數字校園數據支撐中心(有條件的普通高中學校也可以單獨建設),建設學校資源共享空間,配齊大屏幕交互式多媒體“班班
通”設備和教師“人手一機”,實現教學資源“班班通”;依托縣級教育數據支撐中心建設學校管理、教學教研、服務等應用
系統,實現教育教學管理活動校園一卡通;探索學生移動學習終端建設和學校個性化學生學習資源的開發應用,逐步實現初高
中學生每人擁有一個實名的網絡學習空間,逐步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五)“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絡聯盟”建設
建成以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為主干,以19個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網和100個市縣兩級教師教育網為兩翼,以中小學校園網為節
點的“一體兩翼”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絡聯盟,統一底層架構、統一認證管理,以網絡信息技術貫通中小學教師職前培養、入職
教育和職后培訓全過程。實現省、市、縣、校四級教師教育網絡的互聯互通和優質教師教育資源群建共享。
(六)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和水平,是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關鍵環節。到2015年,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
設計劃要求,組織全省中小學教師完成不低于50學時的教育技術培訓,其中45周歲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師應完成中級培訓,使中
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高。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進一步強化山東省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和宏觀規劃作用。成立山東省教育信息化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全省教育
信息化工作提供咨詢?h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職能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設立信息化主管,高校和
具備一定規模的其他各類學校設立信息化管理與服務機構。全面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統籌協調,明確職責,理順關系。完善
技術支持機構,推進相關機構的分工與整合。
(二)制度保障
制定和落實教育信息化優先發展政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制定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各類
信息化項目管理制度及信息化工作績效評價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評估體系,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政府教育督導內容。推動
標準應用與示范,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引導教育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的應用和推廣,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規范發展。
(三)經費保障
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加大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參與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形成多渠道籌集教
育信息化經費的投入保障機制。充分整合現有經費渠道,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設和運行維護保障經費標準等
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中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比重,保障教育信息化發展需求,重點加強對農村、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的經費
支持。
(四)技術保障
加強各級教育機構的信息化運行維護和技術服務機構建設,建立健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專業服
務隊伍。嚴格執行國家、山東省網絡和信息安全相關法規、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組織管理體系,制定全省教育系統統一的網絡
運行、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規章制度和技術保障措施。落實信息安全責任制,加強信息內容管理和網絡安全監控,全面實行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與等級保護制度、信息安全人員執業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確保網絡健康、安全運行。